直接说结论:会,而且风险很高。 如果防护措施不到位,埋在冻土层以上的管道在冬季极有可能被冻住,甚至冻裂,造成整个系统瘫痪和财产损失。
核心原因在于管道冻结的两个必要条件很容易同时满足:
-
管道里有水:这是供暖系统工作的基础。
-
管道所处的环境温度达到0℃及以下:并持续一段时间。
以下是详细的分析和解释:
一、 为什么容易冻?风险点在哪?
-
埋深不够(最核心的原因)
-
土地在冬季会结冻,结冻的深度被称为“冻土层”。不同地区的冻土层深度不同。
-
很多自家施工时,为了省事或省钱,管道沟可能只挖了二三十公分深。这个深度远在很多地区(尤其是北方)的冻土层之内。一旦土壤上冻,管道就如同放在冰箱里,里面的静止水很容易结冰。
-
-
系统停止运行
-
农村自家烧的锅炉,晚上封火后,水温逐渐下降,水循环也会慢慢停止。
-
如果家里长时间没人,系统会完全关闭。
-
一旦水停止流动,又没有了新的热量补充,管道里的水就会从高温逐渐降到环境温度,最终结冰。水结冰后体积会膨胀约9%,巨大的膨胀力足以胀裂钢管和暖气片。
-
-
保温措施缺失或失效
-
直接把管埋进土里,和给管道穿上“保温衣”(如包裹保温棉)再埋,效果天差地别。
-
如果保温层做得不好,或者年久老化破损,土壤的冷量就会迅速传导给管道,使其失去保护。
-
二、 如何有效防止管道冻住?
-
保证足够埋深(治本的方法)
-
核心原则:必须将供暖管道埋设在当地冻土层深度以下。
-
在这个深度以下,土壤的温度常年保持在零度以上,管道自然安全。施工前,一定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傅或当地相关部门了解本地的冻土深度。
-
-
做好管道保温(必需的措施)
-
即使埋得够深,也强烈建议使用高质量的保温管(即出厂时钢管外已包裹好保温层和保护壳)。这能极大减少热量损失,并在异常情况下提供额外保护。
-
-
系统彻底排水(最可靠的保障)
-
如果冬季家里长时间无人居住,最保险、最彻底的方法就是:将整个采暖系统(包括锅炉、管道、暖气片)内的水全部排空。
-
管道里没有水,就从根本上杜绝了冻破的风险。这是应对长期无人状态的最佳方案。
-
-
添加防冻液(可选方案)
-
像汽车水箱一样,可以在系统水中添加专用的采暖系统防冻液,降低水的冰点(如降到-20℃或更低)。但这需要更换全部系统水,成本较高,且将来维护时需注意环保处理。
-
总结提醒
农村地下供暖管防冻,首要看埋深和保温,长期离家则必须排水。
管道被冻住不仅是停止供暖那么简单,一旦冻裂,开春化冻后会导致严重漏水,浸泡地基和墙体,维修起来需要挖开地面,更换整个管道段,费时费力费钱,损失巨大。因此,在安装和冬季维护时,必须把这个风险放在心上。